第26章 声名渐起-《别悟道,悟道会死!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任谁都清楚,尽管大同书院这些年来式微,被那太学府给压了一头。
    但大同书院仍然是全大虞朝数一数二的儒道学府,是最正统的儒道学府。
    其书院弟子每届录取名额不多,名额弥足珍贵,非有过人之处者几乎不可能被录取。
    然而就是这样珍贵的名额,此时竟然会破格给出来?
    并且要求只是:对出的诗文能有几分妙处便可……
    这三篇诗文究竟优秀到了怎样的地步,才会让大同书院做出这样的决定?
    这般想着,在场众人在心中震惊之余,愈发对剩余二篇诗文期待,恨不得立刻夺过宋迎秋手中的纸书观看一番。
    而另一边,在墙外贴好三张纸后,宋迎秋连忙吩咐身边之人,赶快把大门关好。
    否则,他怕这些热切的书生,会冲过来把书院门槛给踏破了!
    在诗文贴出来的那一刻,一众等待许久的书生就忍不住了,直接一拥而上,争先恐后往前面挤去。
    有的人被挤得披头散发、或者掉了鞋子、腰带莫名其妙掉了也在所不惜。
    而他们在看到剩余两篇诗文的时候,先前心中那疑问也消失了。
    因为,这剩余两篇的《关雎》和《陋室铭》同样是难得一见的佳作,而且与那《清平调》是不同类型的作品。
    若是有谁能有能力对出其中一篇,而有几分妙处可取,倒也的确有资格录取大同书院!
    “三篇不同的诗文都能有如此水准,这草堂儒道传人,大才啊!绝对是亚圣转世!”
    一私塾教书先生对此深信不疑,浑浊的老眼中竟也有泛起了狂热。
    “走走走,咱们赶紧回去,让咱们书院其他人也领略下草堂传人的文采!”
    有其他书院的学生抄完了诗文,从一旁悄悄溜走。
    也有太学府的学生面露焦急,急匆匆的往回跑去:
    “咱们也赶紧回府把诗文交给老师,得让老师想出法子来,不能让这大同书院借着草堂的风头一直压我太学府!”
    接下来,所有人陆陆续续的把诗文抄好,而后各回各家,奔走相告。
    没过多久,这三篇诗文就在同安的各大角落随处可见;
    草堂儒道弟子传人的声名人尽皆知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