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七一章 想做药酒-《签到使我幸福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楚老头他们当然不知道封燊的盘算。
    他们只是喜欢酿酒。只要能让他们继续酿酒,就不会过问封燊怎么处理那些酒。
    而且,现在酒厂的发展,对于楚老头来说,已经很好了。从之前的差点发不出工资,眼看着要倒闭,到现在产值几百万。
    楚老头能说不好吗?
    每年都要酿造一些高度的高粱酒或者土豆酒,毫无技术可言——听说都是卖到喜欢喝酒却不会喝酒的俄国人那边去了。
    虽然说不上技术,让人毫无成就感。但胜在能卖钱。
    酒厂有了钱,就能供他们继续酿酒。
    楚老头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    这边酿出来的酒,一部分送到封燊那边陈酿,空出这边的酒窖,窖藏一些卖到东南亚的酒。
    那也挺好。
    不仅能保证业绩开拓市场,还能留下一部分酒陈酿成好酒,可以为以后的品牌打出名头。
    酒,是需要历史的。
    楚老头觉得国内的酒,在营销方面比不上西方。
    西方的红酒,能有什么?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拼故事、讲历史。
    而白酒的历史更长久,大概也正是因为太长久了,之前那些好故事,就没人记得了。
    但不管怎么说,酒还是需要卖历史的。
    不管是酒本身的历史,还是酒品牌的历史,都必须重视起来。
    将酒陈酿起来,就是积累酒本身的历史。
    他们是新酒厂,想要历史的厚重,就只能是慢慢沉淀。需要从零开始。
    所以,将酒放在封燊那里,双方是一拍即合。
    戴王村酒厂的生产计划排得很满,如果酒窖里的一些酒不能及时调兑,后面酿的酒就没地方放了。
    这也是楚老头受伤了也不肯休息的主要原因。
    现在封燊说能将酒带回去,楚老头是求之不得。
    因为不仅可以将酒窖空出来,还能让封燊‘被迫’多调兑一些酒,免得他总是不上心。
    如果封燊知道楚老头的心思,大概要笑出声来。
    可惜他不知道。
    楚老头当然也不会说出来,转而问他:“你家里那边最近有没有酿酒的计划?”
    去年封燊只在夏天酿造了一批米酒,秋天酿了一批果酒,冬天酿了一些黄酒。量都不大。
    过年后到现在,却都没听说他又什么动静。
    封燊笑着说:“今年打算酿一些葡萄酒。我种的那些葡萄,今年应该能结不少果。如果甜度够高,我就酿一些葡萄酒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